近期,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創新,非法金融活動也呈現出多樣化、隱蔽化的趨勢,嚴重威脅廣大金融消費者的財產安全。針對防范非法金融活動,作出如下提示:
一、認識非法金融活動的危害
非法金融活動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集資、金融詐騙、虛假宣傳、非法放貸、地下錢莊等,這些活動往往披著高收益、低風險的外衣,實則暗藏巨大風險。它們不僅可能導致金融消費者遭受巨額經濟損失,還可能破壞金融市場穩定,影響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。
二、了解常見非法金融活動手段
(一)承諾高額回報。非法金融活動往往以遠超市場平均水平的回報率吸引投資者,如“保本保息”“年化收益率高達XX%”的虛假承諾。
(二)編造虛造項目。通過夸大公司實力、虛構項目背景、偽造政府批文等手段,制造虛假繁榮景象,引誘消費者投資。
(三)虛假宣傳造勢。聘請明星名人站臺,在廣播電視、網絡媒體發布廣告,報刊上發表專訪文章,制造虛假聲勢。
(四)利用互聯網平臺。借助網絡社交平臺、手機APP等新媒體渠道,進行跨地域、廣覆蓋的非法金融活動宣傳,增加其隱蔽性和傳播速度。
(五)非法集資與傳銷結合。將非法集資與傳銷模式相結合,通過發展下線、層層返利的方式,迅速擴大集資規模。
三、防范非法金融活動的措施
(一)增強風險意識。金融消費者應保持理性投資心態,提高信息甄別能力,不輕信高息誘惑,不盲目跟風投資。
(二)核實機構資質。在參與金融活動前,務必核實相關機構是否具備合法經營資質,如查看營業執照、經營許可證等。
(三)了解產品信息。對金融產品進行充分了解和風險評估,關注其收益與風險是否匹配,避免盲目投資。
(四)保護個人信息。不隨意透露個人敏感信息,如身份證號、銀行卡號、密碼、驗證碼等,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,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(五)及時舉報非法行為。一旦發現非法金融活動線索或自身權益受到侵害,應立即向金融監管總局、公安機關等部門舉報。
防范非法金融活動是每個金融消費者的責任和義務。讓我們共同提高警惕,增強自我保護能力,遠離非法金融活動的誘惑和陷阱。
文章來源: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